老一輩的人通常比較喜歡吃飯配菜,父親就屬於這一類的老人家.他講話很有趣,帶他外出吃飯,如果不喜歡吃,不會說不好吃,而是說太鹹.有時在家吃點酒,他會說喝少(雙關語,"少"字是台語發音"酒"字的轉音)邀大家一起喝一杯.因為長期配載假牙的關係,牙床都磨平了.2015年7月母親生日,他還會假牙吃飯,偶爾還會拿筷子,他喜歡吃的甜食,會自己吃蛋糕.9月為他自己慶生時,已經無法裝假牙吃飯,咀嚼能力退化的很快.

2015-07-11 19.52.28.jpg

P_20150906_124848.jpg

父親的肺部感染問題,醫師大部分都歸就於吸入性肺部,並且建議裝置鼻胃管,我一直拒絶,因為我看過幾篇醫學報告,鼻胃管與肺炎並沒有必然的關係,以下引用201412月出刊 奇美醫訊107期的報告

20160726_cut_paper.jpg

其實還有許多報告也呈現相同的結論,因此我更加堅持不讓父親裝置鼻胃管的決定.

但是如何準備父親的食品是個大問題,剛開始的作法是煮粥當主食,再加上其他配菜

123.jpg

粥是主食,另外準備軟性食物,例如豆腐,蒸蛋,蒸魚等一起吃

後來吞嚥能力下降,就只能改吃流質或泥狀食物,把所有食物混合在一起

20160716_165701.jpg

1234.jpg

這個配方,每一次我自己都會試吃,也要求外傭如此做.父親常說要給別人吃的,自己要先吃敢吃,要賣給別人東西,要自己敢用.我一直遵循這個原則,這也是父親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,也映證在他身上.

通常早餐吃蛋糕類食物,再加上亞培安素等營養品,中餐及晚餐吃準備的泥狀食物,傍晚有豆花或布丁,或者果汁等.

父親的意識每日或隔二三天,仍然會有表達清楚的時候,有時會說想吃飯,想吃肉,想吃魚等等東西,泥狀食物雖有營養,但是無法滿口腹之慾啊,有時看到我們吃東西,還會說,這東西看起真好吃,我來吃看邁(台語).

古人說在生一粒豆,勝過死後拜豬頭,行孝的確要即時啊.

重度失智症的末期病人,吞嚥能力下降到連吞口水,喝水,吃藥等都會嗆到,因此必須在開水或流質飲品加入增稠劑,變成果泥或布丁的狀態,才不會嗆咳.

P_20151117_103528_1_p.jpg

我的建議,咀嚼及吞嚥能力下降後,食物的準備需要多一點心力,可以諮詢營養師協助評估養分是否足夠,有營養才有體力.鼻胃管的問題,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我們的堅持是對的,對於人而言,裝置鼻胃管是一種折磨,一種尊嚴的抹除,只適合短期使用,對於老人,讓他保有自主的權利,無寧是生活舒適與生命尊嚴的保證.

 

arrow
arrow

    鹿允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